明校史承远志 做卓越中大人

Body
为了加强新生及新入职教师对校史的认识,10月16日下午,中文系(珠海)、历史学系(珠海)、哲学系(珠海)共同邀请校园发展与管理委员会主任、化学学院党委书记冯双老师做中山大学校史专题讲座,我系全体2020级新生及新入职教师出席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冯双老师述说了自己“兴趣使然”下与校史研究的缘分,并带领同学们走进中大的悠久校史。冯双老师依照历史发展顺序,将中大校史分解为中山手创、筚路蓝缕、迁校流离、院系调整、岭大春秋、风雨中大、开放前行、强强联合、奋进一流九大部分,为同学们系统清晰地讲述了中山大学的前世今生。
冯老师以丰富独家的史料、图片以及研究数据,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山大学的校史、发展阶段,并介绍了中山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带领文史哲系的新生触摸学校发展历史动脉、认识近百年中大的苦难与辉煌、深化对校训“笃行、明辨、慎思、审问、博学”的理解,鼓励中大人投身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家国建设,明史立志,成为一名德才兼备,具有领袖气质与家国情怀的卓越中大人。

讲座中,冯双老师多次提及中山大学中文系的优秀先辈对校园建设与国家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他指出,历史上中山大学群英荟萃,中文系的鲁迅、郭沫若、傅斯年、郁达夫、成仿吾、钟敬文等教授对中山大学与中国的学术发展影响深远,中山大学因他们的存在而兴盛辉煌,他们是我们的骄傲与榜样。

讲座最后,冯双老师从苦难与辉煌的校史中总结出五点启迪,提出了他对新“中大人”的殷切期望:扎根祖国,胸怀理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只要努力,总有收获;强身健体、快乐生活;知校建校,爱党爱国。

讲座结束后,师生表示对校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震撼于中大先辈前仆后继地为学校、国家所作出的牺牲与贡献。我系新生马瑞星同学说,开学典礼上奏唱校歌,让他对中大校史有了朦胧的了解,在冯老师的讲座上,进一步体会到了中大近百年山高水长的底蕴与内涵。我系入职不久的王治田助理教授表示,冯双老师关于校史的精彩讲座,让他获益匪浅,第一,中山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岭南大学等高校的资源,经过长期奋斗,最终形成如今“三校园五校区”的格局,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现了极强的包容性;第二,中大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承着学术研究与社会责任兼顾的传统,不仅在学术的园地精益求精、屡有创获,而且积极参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革命,肩负起了时代与历史的使命,这些都是值得当代中大人努力继承和发扬的精神。